桂林周刊   
当前位置:桂林周刊文章资讯房产楼市购房政策
日期:2019-05-27 16:55:31  来源:本站整理

“天线宝宝”教师:童年“无声”爱相伴 冀学生与人平等

  中新网兰州5月27日电 (闫姣 李亚龙 高康迪)“我和他们有相似的经历,都曾在‘无声的世界’挣扎、努力,所以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,帮助更多的听障儿童。”“90后”张甲汝是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一名艺术康复教师,负责教一群“天线宝宝”画画、跳舞。

  因为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了人工耳蜗,有听力障碍的学生被老师们唤作“天线宝宝”。“在空白的地方多填充些颜色,底部再多画几根粗线条。”绘画教室中,25岁的张甲汝右耳戴着助听器,语速缓慢,一字一句地给学生教学。


图为“天线宝宝”李栋画冰淇凌。 闫姣 摄

  张甲汝是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人,1岁时意外致残,听力受损。“小时候完全不会发声,和外界无法沟通,感觉有只小猫在挠心。”她说,为了练习说话,不得不一整天待在屋子里听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声音,学鸟、狗等动物的叫声,感觉很枯燥、艰难。

  往返于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和家,年幼的张甲汝已习惯来回奔波。在康复中心,老师将薄纸片放在嘴唇前让她感受嘴里呼出的气流。反复训练下,张甲汝尝到了“会说话”的甜头,加倍努力练习发声。

  经过4年多的训练,张甲汝在上小学时学会了说话。此后,她佩戴助听器,像健全人一样一直读完了大学,“很感谢父母在精神和经济的重重压力下也没有放弃,我才有余力帮其他人。”


图为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“90后”艺术教师张甲汝教听障学生画画。 闫姣 摄

  2016年,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张甲汝应聘成为康复中心的一名艺术老师。与人们想象的大多数残障人士的“怯懦”不同,她身姿挺拔,大方得体,举手投足之间透着自信,在楼道遇到同事或学生都会微笑着说“嗨”或“拜拜”。

  张甲汝就职的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位于兰州新区,成立于1989年,是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单位,主要是开展全省听力残疾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和矫治工作,开展康复教学、康复救助项目的实施、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业务。

  今年7岁的李晓栋(化名)是甘肃天水市人,和母亲张文文在兰州新区租房接受康复训练已有2年。绘画课上,李晓栋在老师的引导下拿起画笔有条不紊地填充颜色,而母亲则微笑着站在门口注视着儿子。“刚开始啥都不会说,现在最起码旁人说话,他能给出反应,交流也流畅了一些,我们很欣慰。”张文文说。

  李晓栋4岁时免费植入了人工耳蜗。据悉,甘肃为具有该省户籍(含居住证发放地在甘肃)且符合条件的0至6岁听力残疾儿童每人提供了不低于7.2万元的人工耳蜗植入费,每人免费配备不低于6200元的辅助器具,以及每人每年不低于1.6万元的康复训练费用。“我家孩子当时做手术只花了检查费,其他都没要钱。”张文文说。

  看到学生们越来越能融进健全小孩的学习和生活,张甲汝有时会羡慕,“我小时候没有人工耳蜗,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,如果放到现在,我与人交流会更流畅。现在就希望所有听障孩子能开心快乐地成长,无论到哪儿都能平等参与社会活动。”(完)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

Tags:

作者:Admin
友情连接
Copyright © 2012-2024 gl.zkcity.com 桂林周刊. All Rights Reserved .  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